18公分大葉垂絲海棠
基本信息
- 學名:Malus halliana 'Grandiflora'
- 別名:垂絲海棠、大葉垂絲海棠
- 科屬:薔薇科蘋果屬
- 形態(tài):落葉小喬木或灌木
形態(tài)特征
- 樹高:通常為2-3米,可達5米
- 冠幅:約2-3米
- 樹干:灰褐色,皮孔明顯
- 枝條:細長下垂,呈拱形
- 葉片:大而厚實,長橢圓形,長7-15厘米,寬4-8厘米,邊緣有鋸齒,表面深綠色,背面淡綠色
- 花朵:花梗細長,花下垂,單生或數(shù)朵簇生,花瓣粉紅色至深紅色,直徑約4-5厘米
- 花期:春季,通常在3-4月
- 果實:梨果,球形或卵形,直徑約1.5厘米,成熟時黃色或黃綠色,內(nèi)含多粒種子
生長習性
- 光照:喜光,耐半陰
- 溫度:耐寒,能耐-20℃的低溫
- 土壤:適應性強,喜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質(zhì)壤土
- 水分:耐旱,但不耐水澇
- 修剪:春季花后進行輕剪,保持樹形美觀
繁殖方法
- 播種:秋季采種,翌年春播
- 扦插:夏季用半木質(zhì)化枝條扦插
- 嫁接:春季用芽接法,砧木可用山定子或野蘋果
應用價值
- 觀賞:園林綠化中常用作觀賞樹種,花色艷麗,姿態(tài)優(yōu)美
- 藥用:根、葉、花、果均可入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止咳平喘的功效
- 生態(tài):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,凈化空氣
栽培管理
- 施肥:春季施用有機肥,秋季施用復合肥
- 澆水:保持土壤濕潤,避免積水
- 病蟲害防治:主要病害有白粉病、黑斑病,主要蟲害有蚜蟲、紅蜘蛛,定期噴灑殺菌劑和殺蟲劑
文化意義
- 象征: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,海棠象征著富貴、美麗和吉祥
- 文學:常出現(xiàn)在古代詩詞中,如宋代詩人蘇軾的《海棠》
列表形式
| 項目 | 描述 | | --- | --- | | 學名 | Malus halliana 'Grandiflora' | | 別名 | 垂絲海棠、大葉垂絲海棠 | | 科屬 | 薔薇科蘋果屬 | | 形態(tài) |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 | | 樹高 | 2-3米,可達5米 | | 冠幅 | 約2-3米 | | 樹干 | 灰褐色,皮孔明顯 | | 枝條 | 細長下垂,呈拱形 | | 葉片 | 大而厚實,長橢圓形,長7-15厘米,寬4-8厘米,邊緣有鋸齒,表面深綠色,背面淡綠色 | | 花朵 | 花梗細長,花下垂,單生或數(shù)朵簇生,花瓣粉紅色至深紅色,直徑約4-5厘米 | | 花期 | 春季,通常在3-4月 | | 果實 | 梨果,球形或卵形,直徑約1.5厘米,成熟時黃色或黃綠色,內(nèi)含多粒種子 | | 光照 | 喜光,耐半陰 | | 溫度 | 耐寒,能耐-20℃的低溫 | | 土壤 | 適應性強,喜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質(zhì)壤土 | | 水分 | 耐旱,但不耐水澇 | | 修剪 | 春季花后進行輕剪,保持樹形美觀 | | 繁殖方法 | 播種、扦插、嫁接 | | 應用價值 | 觀賞、藥用、生態(tài) | | 栽培管理 | 施肥、澆水、病蟲害防治 | | 文化意義 | 象征富貴、美麗和吉祥,常出現(xiàn)在古代詩詞中 |
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!
品名:垂絲海棠
高度:3~8m
花色:粉紅色為主
花期:春季
種植量:按用途選中密度
種植期:春秋冬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一般在淮河以北地區(qū)表現(xiàn)較好